我們接到通報,有一隻小鳥因為撞窗死亡。訊息似乎經過多次轉述,最後傳到小編耳裡,變成「一隻小雨燕」。於是,小編拿著準備好的小小袋子,打算去收屍。
沒想到一到現場,求助人突然驚喜地喊:「欸!牠又活了!」定睛一看,小編才發現牠不但還有氣息,更不是小雨燕,而是一隻松雀鷹!失策了!小袋子根本派不上用場,只好臨時向求助人借了個箱子,才把牠安全帶回協會。
松雀鷹看起來精神不錯,但牠卻一直仰躺著,怎麼也翻不過來,情況令人憂心。獸醫初步檢查時並未發現外傷,但注意到牠左側肩關節和左腳都有無力的狀況,尾羽反射也偏弱。為避免過度驚擾,獸醫決定先讓牠休養一天,隔天再安排X光檢查。
然而,隔天的檢查卻帶來令人難過又驚訝的結果——X光顯示牠的傷勢其實是右肩關節骨折。這讓人一時難以置信:明明昨天看起來是左肩和左腳無力,直覺判斷應該是左邊撞上玻璃受創,結果真正受重傷的卻是右側。
由於骨折位置位於關節處,幾乎等同於宣告了牠再也無法恢復正常飛行。和長骨不同,關節部位的骨折不易固定、癒合品質差,即使骨頭勉強癒合,也會因關節面不平整而影響翅膀活動度,鳥類飛行需要極高的對稱性與精確的力量分布,一點點差池就會極大的影響飛行。考量到這樣的傷勢將使牠終身失去飛行能力,獸醫最終只能做出艱難的決定,進行人道處理。
這樣的案例,再次凸顯窗殺的嚴重性。透明或反光玻璃,對鳥類來說彷彿是一條不存在的路:牠們看不見阻擋,只看見前方的天空、樹木或倒影,於是毫不猶豫地撞上去。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鳥類因此受傷或死亡,許多就算倖存,也因嚴重骨折或內傷而難逃一死。
其實,預防窗殺的方法並不困難,像是在玻璃上貼上密集的標記、使用防鳥貼條或霧面處理,都能顯著降低鳥類誤撞的機會。希望這隻松雀鷹的離去,能提醒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建築對野生動物的影響,並付諸行動,讓意外少一點、生命多一些。
本會野鳥救傷經費由 金門國家公園 支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