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個月以來,受傷住院的蛇類源源不絕的湧入救傷站,站內同時有十幾隻傷蛇這種情況簡直是家常便飯。就是苦了獸醫幾乎每天下午都得固定泡在手術室裡,為3-5條傷蛇進行清創。即使如此,也要清個4-5天才能把站內的蛇清完一輪,然後周而復始,第一批蛇類經過一個禮拜又要再次清創…
站內的住院蛇大多數都是纏網及被人為攻擊的緬甸蟒。纏網多為雞舍纏網,通常會造成身體前段勒傷導致皮膚壞死;人為攻擊則多是以尖頭鈍器敲擊蛇類頭部及身體前段,致使多處較深的穿刺傷。雖然緬甸蟒外傷癒合能力相較於金門其他蛇類可謂遙遙領先,但畢竟上述的傷勢不是範圍廣,就是傷口深,因此牠們還是需要花上1-3個月的時間住院恢復。
蛇類住得久了,大家就會漸漸發現牠們每隻個性都不盡相同,有的脾氣好到給牠打針都沒什麼反應;有的脾氣差到我們路過也要嘶兩聲。除了個性差很大之外,這群緬甸蟒還真有些奇怪的共同點。長時間觀察下來,我們乾脆做了個《緬甸蟒怪癖Top榜》。以下排名純屬救傷站觀察,沒有任何科學依據,僅供娛樂效果使用。
【怪癖Top1:慢速搖尾巴】
無論受傷與否,幾乎所有緬甸蟒只要被抓住了就會用搖尾巴來表達自己的不滿,但搖的速度相對南蛇來說慢很多,大約是一秒搖一下。
【怪癖Top2:端水】
住院蛇類除了有各自的蛇箱以外,還會有水盆供牠們補充水分。不過有些緬甸蟒特別喜歡鑽到水盆下面,把水盆頂在身上。當然,大部分的水都在頂起來的過程中灑了。
【怪癖Top3:待在特定的角落一動不動】
緬甸蟒長越大個性越懶,即使有足夠的空間,牠們還是傾向於找個特定的角落把自己盤好,非必要不離開那裡。當然,還是有一些蛇會換角落盤,甚至不盤,直接整條癱在那裡。
【怪癖Top4:蓋被子】
有的緬甸蟒很宅,喜歡躲在毛巾或尿布墊下面。牠們總能想到辦法把自己完美的拱到「被子」底下,於是每次打開箱子小編跟宅蟒們都見不到面,只會看到突起一塊的毛巾。雖然這樣打針的時候很方便,但也讓牠們變得很沒存在感。
救傷站裡除了藥水味、繃帶和獸醫嘆氣聲,其實每天都上演著一場《蛇蛇怪癖劇場》。未來究竟還有沒有新的怪癖出現呢?
本會蛇類救傷經費由 @金門縣政府 支持 #金門 #野生動物 #緬甸蟒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