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於7月14日接獲通報,一位民眾撿到一隻落巢的斯氏繡眼幼鳥,好心帶回家照顧,並以雞飼料餵養。起初牠看起來十分健康,沒想到不久後,卻無法正常站立與飛行,右翅垂落、左腳癱軟,只能側坐在地,連稍微動動翅膀都能聽見令人不安的「劈啪」聲響。
獸醫檢查後發現,這隻小繡眼的右翅肘關節、橈骨、肱骨,左翅肱骨與左股骨皆已骨折。診斷結果是:嚴重的代謝性骨病。
❓【什麼是代謝性骨病?】
代謝性骨病常見於人工飼養環境,當飲食中缺乏鈣質、維生素D3,且高磷、高蛋白食物(如肉類、昆蟲或雞飼料),再加上日照不足時,骨頭便無法正常發育、硬化。
對於還在快速生長的幼鳥來說,身體快速變大,但骨骼卻軟又脆,就像中空的巧克力,只要輕輕一動就可能骨折,不僅無法再野放,有時甚至連站立、進食都困難,此外代謝性骨病動物將長期忍受「全身性骨折帶來的持續劇痛」。
這類病變到了中後期往往不可逆,會造成永久變形、癱瘓。像這隻斯氏繡眼,就因無法自理生活及持續性骨折,最終只能採取人道處置作為最終的醫療手段。
🐥【為什麼餵雞飼料不行?】
許多人看到幼鳥可愛,第一反應是「給牠點東西吃」,但卻不了解牠的物種與發育需求。
「雞可以吃雞飼料,鳥應該也可以吧?」這是最常見的誤解!
事實上,不同鳥類食性差異極大:昆蟲食、果食、花蜜食、混合性雜食……飼料比例錯誤不只無法提供足夠營養,還會造成代謝失衡與骨骼病變。
以肉雞飼料為例,雖然蛋白質與磷含量高,適合家禽快速長肉,但野鳥而言,營養價值卻相當不均衡。
⁉️【我養過繡眼啊!為什麼不能養?】
一、野生動物可能攜帶多種未知病原,不只會感染家中寵物,也可能傳給人類。
二、根據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第42條,騷擾、虐待或非法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者,最高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以金門為例,許多民眾撿到八哥雛鳥後帶回家養,誤以為是常見的家八哥或白尾八哥,但實際上,這些多半是本土原生的「冠八哥」,屬於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!牠們的嘴喙會從幼鳥時的黃色逐漸轉為象牙白,沒有辨識經驗的人,很容易一念之善,卻誤觸法律。
❤️【真正的善意,是「不私自飼養」】
當我們看到落巢的幼鳥,確實會心生憐憫,但不當照顧往往讓牠受更多苦,甚至斷送原本能夠回歸自然的機會。與其靠直覺判斷,不如交給專業。
若您發現需要協助的野生動物,或對野生動物救助有任何疑問,請聯繫我們或撥打電話,我們會派員前往處理,給牠們最合適的幫助。
不私自飼養野生動物,是對生命最深沉的尊重。
讓我們一起守護牠們的未來,讓牠們有機會真正回家。
本會野鳥救傷經費由 金門國家公園 支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