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近日收到一隻遭到人為攻擊的雨傘節,進站前就已經死亡。經獸醫檢傷後發現,牠的頭頸部、身體前段與後段脊椎皆遭蛇夾強力夾斷,全身佈滿多處橫向切口,前段撕裂傷甚至導致體腔及肋骨外露。從傷勢判斷,這條雨傘節被蛇夾夾傷至少五處,其中致命傷就超過三處。
根據歷年蛇類救傷原因統計,在所有人為攻擊案例中,緬甸蟒與雨傘節總是高居榜首。雨傘節因為「劇毒」的名聲,長期被誤解、誤判與誤殺。今天,我們想為牠們澄清一些最常見的誤解——
❌ 誤解1:雨傘節遇人就會主動攻擊
✅ 事實:雨傘節其實非常膽小又害羞,牠們活動時間大多在夜晚,遇到人時幾乎都選擇逃跑。只有在遭受威脅或攻擊時,才可能在自衛本能下咬人。
❌ 誤解2:被咬到就死定了
✅ 事實:雨傘節雖擁有強烈神經毒素,但若及時就醫、注射抗蛇毒血清,存活率其實很高,並非一口就致命。
❌ 誤解3:看到毒蛇就該打死
✅ 事實:雨傘節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的捕鼠角色,許多農村鼠害得以控制,正是因為牠們默默存在。此外,蛇毒也廣泛應用於生醫研究,例如降血壓、止血、凝血等藥物開發,對人類醫療貢獻深遠。
🚫 不要自己抓蛇,請呼叫專業單位!
如果您在家中或室外發現蛇類,請保持距離、保持冷靜,並撥打119通報消防單位。
切勿自行抓蛇,更不要因為家裡剛好有「蛇夾」就以為能應付。傳統蛇夾多為鋸齒狀金屬製成,夾力集中、傷害極高,一旦力道控制不當,往往直接剪斷蛇的脊椎甚至撕裂內臟。即使是「安全蛇夾」,也需搭配適當技巧與判斷,否則仍可能造成蛇體重創。
⚠️ 關於「自認專業」卻濫用蛇夾的人——
我們也想特別提醒:「所謂的『專業』,不只是抓得多、敢抓就算。」有些人以「抓過很多蛇」為名自居專業,卻故意或間接殺害大量蛇類,甚至視其為戰績炫耀。這種行為不僅缺乏對生命的尊重,更無視基本的生態知識與動物倫理。
真正的專業,是懂得判斷風險、尊重生命、減少不必要的傷害。
即使你害怕或討厭蛇,我們也懇請你不要傷害牠們。牠們並不會無端攻擊你,反而長期以來守護著人類不被鼠患與病媒侵擾。願我們能用理解代替恐懼,用尊重代替暴力。
本會蛇類救傷經費由 @金門縣政府 支持
#金門 #野生動物 #人為攻擊 #蛇夾 #毒蛇 #雨傘節
